采育镇据《天府广记》载:“采育乃古安次县采魏里也,明初为上林苑,改名蕃育署,而人呼采育,合新旧而名之也”。又名鹅鸭城。明洪武、永乐初年安置大批山西、山东移民于此屯垦,在凤河两岸形成“七十二连营”。旧属东安县(今廊坊市安次区)。清乾隆年间将凤河沿岸大部村庄划归大兴,设采育镇,驻巡检司,故有“畿辅首镇”之称。采育东南10公里有聚燕台,“有埠高丈,方三四十尺”。相传,岁秋社燕辞巢日,京畿城村燕将其成雏,数千百聚此台,呢喃竟二日,然后飞翔而去,明、清时为当地著名景观。清康熙年间有大兴县令张茂节《燕社鸣秋》诗记其事。《天府广记》著者孙承泽,祖籍山东益都,明初迁徙山东青州等府民隶上林苑,世隶上林苑籍
2022年10月,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,采育镇上榜。
2021年10月,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、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,采育镇榜上有名。
2020年9月,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,采育镇榜上有名。
2014年7月,采育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。
采育地区原属古安次县,称采魏里。
辽开泰元年(1012年),称采魏院,属析津府。
辽太平六年(1026年),属南京道析津府。
元至元十九年(1282年),属上林苑。
二十一年,置大都路总管府,更名采魏里,属东安州。
明洪武元年(1368年),大都路改为北平府。
明永乐五年(1407年),上林苑改为上林苑监。
明洪熙元年(1425年),以良牧、林衡二署并蕃育署。
清康熙二十三年(1684年),定名采育延续至今。
清乾隆三十二年(1767年),采育地区划归大兴县。
扫码添加客服微信